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:千里沙海织新绿

——科尔沁沙地南缘走访见闻

作者:刘璐

  沙漠能否变绿洲?

  先别急着回答,来阜新市彰武县的“漠上草原”逛一圈,自然就有了答案。

  初夏时节,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人流渐多。蓝天白云之下、绿茵小溪之间,一位游客正“指挥”家人和美景合照,她的对面是景区打造的霍比特人小屋、五彩热气球等打卡点。谁能想到,这里是建在沙丘上的草原,景区之下130米都是沙子。谁又能想到,几十年前,这里是茫茫荒漠。

  阜新市彰武县,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,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,“三北”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。

  科尔沁沙地,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,主体位于内蒙古东部,横跨内蒙古、辽宁和吉林三省区。

  若摊开地图,科尔沁沙地与辽宁的位置关系更为直观:其南部边缘呈舌状深入我省西北部,与彰武县、阜新市、朝阳市、康平县等地接壤。70余年来,从几棵树到一片林,广大沙区人民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带领下,成功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
  但防沙治沙具有长期性、艰巨性、反复性,容不得丝毫懈怠。2023年8月,辽宁先行先试,在全国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,一场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在辽沈大地火热展开。这场“战役”,是对防沙治沙理念的再升华、方法的再创新、模式的再完善,将强力推进我国防沙治沙实现新突破、取得新成效、创造新奇迹。截至目前,“歼灭战”已完成综合治理任务992万亩,是8年总任务的40%。流动、半固定沙地已全部消灭,沙化林草用地平均植被覆盖度、沙化耕地治理率、水土保持率均显著提高。

  打造辽宁千里阻沙带,是歼灭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。这条“绿带”东起昌图县三江口镇、西至凌源市小城子镇,在辽蒙省界沿线绵延1044公里,串联昌图县、康平县、彰武县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、北票市、朝阳县、建平县、凌源市8个县(市)。

  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展两周年之际,在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,记者从沈阳出发,沿辽宁千里阻沙带前行,实地探寻让沙海变绿洲的新方法、新进展、新成果。


  从“单一的绿”到“多样的绿”


  今年5月,2025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暨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湖系列·康平站开赛;去年8月,2024沈阳康平卧龙湖马拉松鸣枪开跑……短短几个月,多项赛事青睐,康平凭什么?选手给出理由:“这里道路平坦、空气清新,太爱啦!”

  空气变好,有治沙的功劳。位于康平县北部的两片万亩松林,是治沙成果的最佳展示。“登高塔看绿浪滚滚,有心旷神怡之感!”站在新万亩松林瞭望塔最高点,记者感叹。“这里原是县里最大的王平房风口,2012年开始治理,处于千里阻沙带的前端。”康平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尹百利说,和老万亩松林不同,这次在树种选择上更注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互补,造林方式也更科学。目前,栽种樟子松、油松、赤松、杨、柳、榆、槐、桑等树种100多万株。这几年,又在新万亩松林周围栽植了针叶林,让绿色“接力”,保卫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。

  极目远眺,记者发现,这里的“绿”,有浓淡、有形状、有层次,让人看不透又看不够。

  “康平县的植绿方式,是全省向深探索治沙模式,不断提高造林质量的写照。”省林草局副局长董铁狮介绍,近年来,我省先后编制实施防沙治沙规划、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行动方案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等,不断提升科学防沙治沙水平,灵活采用乔灌草多种组合模式,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绿化成效持久性。

  为更精准治理,按照地理位置、沙化荒漠化土地分布和治理方向,我省还将阻沙带建设区划分为沙化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两大区域。由北向南,昌图县、康平县、彰武县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重点任务为沙化土地治理,长度约524公里;北票市、朝阳县、建平县、凌源市的建设重点是荒漠化防治,长度约520公里。其中,朝阳市任务较为艰巨,治理长度占五成。不仅如此,由于这里高山远山石质山居多,降雨稀少,造林也相对困难。

  “请先换车。”在北票市下府经济开发区卧凤沟流域,当记者一行准备上山时,工作人员提出让人不解的建议。在后续被颠到“怀疑人生”的车程中,记者才理解他的用心良苦:山路陡峭崎岖,普通汽车实在难以通行。可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,治沙人手提、肩扛,用骡子拉、汽车运,把树苗运上大山,将绿树种满山坡。

  “2010年以来,我们持续在这里开展造林,当时整座山都是光秃秃的,一锹下去全是石块。”北票市林草局生态修复部部长李秀义回忆,“后来我们采取‘机械+人工’的整地方式,创造‘DJS造林法’,即在挖好的坑里放置装满土的可降解塑料袋,再放入杯苗,更利于节水造林。现在树木成活率能达到90%。”

  造林,有“从无到有”的开垦,也有“从有向优”的演进,退化林修复便是如此。在凌源市四合当镇义合店流域退化林修复现场,几年前栽植的油松已有成林之势。“这里之前是一片刺槐林,由于土质不好长势并不理想,2018年我们启动修复工程,采取大营养杯、覆膜的方式,栽植6万余株油松。”凌源市林业和草原事务服务中心造林站站长刘洪伟说。记者看到,在成片油松下,荆条的长势也十分良好,而这也是生态向好的力证。

  风沙无界,治理也无界。为更好开展治沙,我省加强联防联治,沈阳市、锦州市、阜新市、铁岭市与内蒙古通辽市签订协议,实现信息共享、技术交流、联合申报项目。今年,辽宁千里阻沙带的平均宽度已由11公里拓宽到31公里,这堵绿色围墙愈加坚实。

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