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振兴,生态宜居是关键。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改善乡村面貌、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,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。冷家村立足实际情况,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工作思路,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有效举措,通过全员发动、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,全面提升乡村“新颜值”。
冷家村位于四堡子镇东北部,东、北与满堂红镇二道村毗邻,南接鸡冠山村,西邻二道房申村。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,现有村民590户1814人。全村土地总面积3573公顷,其中耕地面积877公顷,林地面积699.5公顷,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。
近年来,冷家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谋划、高位推进,以系统思维推动工作开局破题。据村党总支部书记高海军介绍,以往村内的山上、树林里、河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,村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的现象较为普遍,特别是一到夏季,垃圾腐烂产生的异味,让过路的行人不得不捏着鼻子走。尽管村委会定期组织村民组长、公益岗人员开展环境整治工作,但是整治效果难以持久。
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,村“两委”创新了工作方法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公益岗人员的作用。在全村11个村民小组配备6名公益岗人员,明确划分了各自的工作责任区。每周一、周五,他们按时到村民家门口,收集村民预先用袋子装好的各类垃圾,并统一运送至村部垃圾回收站,由村上统一进行处理。同时,村委会对每袋垃圾给予村民3元补贴,并在每户家庭大门口放置了一个小型垃圾箱,便于日常垃圾投放。通过全员参与垃圾回收处理,大家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,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。另一方面,以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共产党员户为示范主体,通过典型示范引领,带动全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。通过这些激励举措,实现了从“被动整治”到“主动参与”的转变,有效调动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。自这些举措实施以来,全村已有300余户家庭参与垃圾回收,累计收集各类垃圾约4000袋,投入奖励资金达1万元。
其中的一位公益岗人员说:“村上为我们划定了工作责任区,谁干得不好,村书记或者村民组长会及时进行督促提醒,确保环境整治不反弹、可持续。”村民们也纷纷表示,这样的做法既方便了自己,又美化了环境,是实实在在的好事。
如今,当我们走进冷家村,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砖瓦房错落有致,一条条水泥路纵横交织,一座座圈舍规范整洁,河道整治后变得清澈见底,道路两侧绿树成荫、房前屋后瓜果飘香,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景象。
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努力,冷家村已经蜕变成一个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现代化新农村。村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,乡村治理成效显著提升,村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。冷家村的成功转型,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,也为其他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“下一步,我们村将继续从细处着手、向实处发力,实行垃圾分类管理,可燃性垃圾由村上统一回收,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到村上指定的垃圾堆放点,牲畜粪便投放到各家的田间地头,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。”村书记高海军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