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我,一直以来以严厉著称,是学生和家长眼中的“严师”。自从接手这几个孩子后改变了我的教育方法,那就是用爱去感化他们,引领他们!
李某是一名个子不高,长相白净,戴一副眼镜,非常文静的同学。注意到他是开学不久的运动会,赛场上的孩子在赛场上努力地拼搏,没有项目的孩子摇旗呐喊。而李某几乎是全程在看其他孩子们吃什么,而且谁谁将纸屑弄到了地上,并不时地向我打小报告。我看了一下他的书包,除了一个水杯以外没什么,与其他同学相比寒酸得太多了。在以后的接触中,发现他的注意力不在学习,更多的在意其他同学吃什么了,说什么了。之后我迅速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得知: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改嫁,爷爷奶奶年岁已高。老人照顾孩子可能不太得法,因此孩子缺少“关爱”。在他的认知里零食是爱,父母的口头语是爱。他的性格也变得敏感,回去老是和奶奶顶嘴,而且有时逃避班级的一些活动。那么如何打开他的心扉呢?契机就在他的生日那天,中午我买了一个小蛋糕和礼物,也知会了班级干部。在他中午吃完饭回到班级时,我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,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。他说已经三四年没有多少人记得自己的生日了,从此孩子的心房接纳了我,有什么苦恼,有什么困难都毫无保留地告诉我。我承包了孩子的本笔,偶尔也带给他吃一些他向往的东西。现在孩子眼睛洋溢着光,脸上带着笑;个子长高了,成绩进步了。
班里的吴某,在我接手以前就闻其大名。因为家里经济较好,零花钱较多,总是带着小伙伴们“消费”;同时也不太遵守班级纪律,课间经常听到他的“饿狼咆哮”;作业本上的字迹经常“画符”。接手后,我没有像以往老师的做法一样,而是开始了不遗余力地夸奖。因为教育专家说过:谁爱孩子,孩子就爱谁,只有爱孩子的人,他才能教育好孩子。一次简单的数学测试,他得了满分,我在班级大力表扬他;运动会上的一点成绩,我也奖赏;一天上课没有溜号,更是表扬。甚至为了让他不再沉迷于游戏,买魔方和他们课余研究,并约定奖励办法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吴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。就在放假那天,孩子跑到我面前,恭敬地给我鞠了一躬,感谢我的教导。
郭某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男孩子,不仅行为举止偏女性化,而且也愿意和女孩子玩;并且想法也有些另类。但他理科的思维较好,做事也较为专一。教导他带着一丝敏感,如果弄不好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。因此我大课间与他一起跑步,课间和午休和他一起研究数学题,组织男孩子陪他打篮球。久之,不仅他的成绩上升很快,在性格上也阳刚了很多。家长说仅一年的变化,可以说是翻天覆。
老师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,用爱的语言感染孩子;用爱的行动引领孩子,那么就会收获到繁花盛开。
黄丽萍,兴隆山学校教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