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月21日,农历除夕的清晨,地处辽、蒙交界的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格外地冷。记者又一次专程来到阿尔乡村卫生室,实地采访村医梁春荣除夕的一天。
当年已64岁的梁春荣行医整整30年,已先后荣获了“全国优秀乡村医生”“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”“阜新市道德模范” “辽宁好人·最美人物”等殊荣,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“大漠村医”。
“前几天来打针、抓药的挺多,我感觉今天的患者不会多。”梁春荣一边整理着卫生室里的药品,一边对记者讲,“除了突发状况或者是迫不得已,村里和周边一些慢性病的患者一般都不愿意过大年来看病,但有的患者还是得多替他们上点心。你看,我这一面墙的大药柜,特意多备了好多药。”
上午10点,本村的第一名患者走进卫生室,原来他是一边向老梁大夫拜年,顺带着再给家里的老母亲开些药。梁春荣关切地问道:“家里其他药还有没有?缺啥少啥随时过来啊!”
说话间,门外又来了几辆车,走进来一群人。梁春荣笑着迎了出去,还兴奋地告诉记者,那是他生活在外地的三个弟弟以及家人们来了,考虑到大哥梁春荣根本走不开,所以商量好来梁春荣家里团聚过大年。
见到亲人们到来,梁春荣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。他一边拾掇着煎药机,准备利用眼下的空闲时间煎中药,一边向记者讲起他儿时的往事和他本人从医的经历。“我从小的梦想,就是长大了当医生……真当上了一名医生之后,再苦再累都不觉得。只要身体允许,那就一直干下去。”
11点30分左右,送走了几名前来取药的患者之后,梁春荣赶紧翻了翻桌子上的登记簿,随后打开手机。
“舅爷,过年好!”
“洪亮啊,全家过年好啊!我想问你感觉咋样?没事吧?”
“放心吧,舅爷,非常好,没事!”
这个称梁春荣舅爷的患者,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的一位村民,是本村村民的远房亲戚,本与梁春荣没有任何亲属关系,前几天发烧呕吐不止前来就医,梁春荣担心他的病情出现反复或者其他症状。
下午3点,一大家子的团圆饭就要开始了。想着同村的梁荣秀,梁春荣还是放心不下,背上医药箱又赶着去梁荣秀家里看一眼。
当年已74岁的梁荣秀一个月前开始发烧,让本就心脏支架的她身体更加虚弱。
“当年心脏病发作时,就是我看情况危急让叫的救护车。”梁春荣回忆说,一个月前听说她发烧了,真挺为她担心,好在吃了四五天药之后就退烧了。
在梁荣秀家,梁春荣给她把了脉,测量了血压、血氧,终于放心了。
“现在全村1600多人,目前有4名老患者需要时刻关注,两个心脏病,两个癫痫。”回卫生室的路上,梁春荣讲,干了多年村医,全村的健康档案,他在电脑上记载了一遍又一遍。比起电脑里的表格,他心里更清楚。村民的健康掌握准了、掌握细了,就是基石。
当晚八点,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,孩子们忙着到院子里放鞭炮。梁春荣一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一边把手机放在茶几的正中间。
他说:“只要村民们有需要,我必须第一时间到。”
